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,深入推进“立德树人🐧,教书育人”重要任务🛒, 2017年10月25日,船建学院在木兰楼A1002会议室开展了首期“育人舫”活动⚁。学校人力资源处处长、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梁齐,教务处处长吴静怡,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虹锦🚶🏻💂🏽♀️,船建学院书记周薇🐉,院长杨建民,副书记李巍🧑🏽🔬,副院长赵金城、夏利娟👨🏿🚀、乔丕忠🛑,学校首届“教书育人奖”一等奖获得者刘西拉教授🚴🏿♀️🧛♂️,三等奖获得者孙雁副教授,及教师代表参加此次活动。活动由船建学院党委书记周薇主持🗡。
杨建民在会议致辞中表示🔇,船建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🧑🚀,学院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🤼,在人才培养工作中,天富娱乐要关注🙎🏻:一是培育好学生,尤其是培养为国家建设发挥重要作用👕、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人才。二是培育好青年教师📃☄️,通过“育人舫”活动😎,资深教师把在课程讲授🕺🏻、教材编写、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传承给青年教师,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🧑🏿🦲。他进一步指出🛅,学院会通过教书育人系列活动🛏,推出相关政策激励潜心教学的教师,推动学院在教学工作上的进一步发展。
吴静怡在讲话中首先对船建学院召开“育人舫”的活动表示高度赞扬,指出这是落实学校“立德树人,教书育人”工作的重要举措,能够促使教学改革的高度进一步提升。同时,针对教学改革她提出三点看法:一,教师要应紧随时代的变化🦡,在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🙎🏼♂️,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。二,目前本科专业与就业情况的对口度持续降低🧙🏿♂️,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具有基础知识的宽口径人才📺。三,改变传统教学方法,引导学生学会思考⏩。
刘西拉作了“如何以学生为中心”的主题报告。首先他表示中国已经走到世界的中央,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🦵🧑🏻🦯,因此需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🙋🏽♂️,国际视野的人才,发挥中国人才在世界舞台中的作用🧑🏽🦳🧜🏻♂️。同时,他提到中国传统的教育一直秉承“授之以鱼👋🏽,授之以渔”的理念。而目前中国在人才培养上缺乏这种培养精神,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仅以知识传递为重点👨🏽🎨🙏,忽略能力建设的局面。他表示以学生为中心,要聚焦学生的能力建设。教授知识并不难,难的在于教会学生咀嚼知识,消化知识,利用知识的能力。同时能力建设需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。反思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对接受的知识进行消化🧙🏿,吸收,再造🙅🏼。如此往复,学生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。刘西拉还提到👩🏼🍼,真正地做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要用心与学生交流😿,用心回答学生对于知识🩱、未来发展的各种困惑。
孙雁作了“适应新时代要求,培养学生创新思维”的主题报告👨⚕️🏙。她表示,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悟道🪨、学术、质疑”这十二个字是她教书几十载恪守的原则🌠。她指出,在新时代的要求下,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是对人才培养的深刻思考,更是源于社会发展需求。她强调,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中要注重:一🧑🏼✈️📷,通过课堂教学,点燃学生对课程的兴趣🙆🏻;二🙋🏽,以学生为中心,采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授课方法;三🥚,因材施教,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🤵🏽♂️。同时,教会学生追溯知识的历史,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⛈、提出问题、思考问题,重视知识背后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🏄🏽♀️☸️,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🎮。
梁齐表达了对船建学院“育人舫”活动的高度认同,他指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学校今年新设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,统筹教师的思想引领和管理服务。 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”,人才的输入能够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,促进教书育人工作的良性循环发展。而人事制度改革是引进优秀人才的关键,他从长聘体系建设、人才引进、职称晋升政策变化、分类发展与多元评价、教书育人奖及科研成果奖的设立等方面为教师答疑解惑👮🏻☀️,旨在实现“人人尽展其才,人人皆可成才”的大好局面。
周薇总结发言,此次船建学院“育人舫”活动是进一步贯彻学校“立德树人🏃🏻♀️,教书育人”工作精神的重要举措1️⃣,彰显优秀教师在推动学生培养上的到示范引领的作用,弘扬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🤎、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使命职责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价值导向。希望将“育人舫”建设成学院教书育人的品牌项目,吸引学院青年教师关注教学、思考教学、研究教学改革,切实提高船建学院人才培养能力💢,她强调☯️,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,船建学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,弘扬船建学院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👪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,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。
船建学院 “育人舫”活动将在后续推出系列活动🚶🏻♂️,这既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,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学校“立德树人,教书育人”工作精神的重要举措,旨在在全院营造做好“立德树人,教书育人”工作的良好氛围👄👱🏿。